发布时间:2020-04-28 相关聚合阅读:
草长莺飞四月天
一曲溪流一曲烟
西溪湿地水草丰美
景色怡人
这片生态旖旎的“城市绿肺”
吸引了公众的目光
中央媒体频频聚焦西溪湿地
分别从不同关键词
探寻其生态密码
快来看看
人民日报
标题:湿地公园近一千七百个——保护利用湿地 释放生态红利
关键词:湿地公园
内容摘要: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创新的湿地保护形式,从2005年开始试点建设,经过15年的发展,现已遍布31个省(区、市),各级湿地公园达1693个,对完善我国湿地保护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湿地公园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成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动写照。
链接:
湿地公园近一千七百个——保护利用湿地 释放生态红利
新华每日电讯
标题: “天堂绿肺”养成记
关键词:生态建设
内容摘要:今天的西溪湿地,以水为灵魂,小心呵护自然对人类的馈赠,实施保护的总面积约为11.5平方公里,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、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,河湖港汊、芦花翠鸟、充满自然野趣,统筹生产、生活、生态三大空间布局,已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、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的重要资源。西溪湿地建设,也成为城市生态环境重建和保护的标杆。
链接:
“天堂绿肺”养成记
光明日报
标题:杭州:让城市融入大自然/西溪湿地,对杭州意味着什么?
关键词:绿色治理
内容摘要:西溪湿地在杭州推进绿色治理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、共生共荣方面,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,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实践样本。
全文链接:
杭州: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
央视新闻
标题:西溪湿地“密码”:保护与利用双赢
关键词:保护 利用
内容摘要:多年来,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生态建设为发展之本,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。西溪湿地不仅成为了浙江生态省建设的样板,也成为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典范;不但引领了中国湿地保护的潮流,而且成为了“美丽中国”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基地。
链接:
西溪湿地“密码 ”: 保护与利用双赢
央视影音
标题:西湖区:推进生态发展 保护城市之肺
关键词:生态发展
内容摘要:西湖区探索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路,通过治水、区域环境、大气治理、土壤治理等方面的污染防治攻坚战,为西溪湿地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,西溪湿地运用自身强大的自净能力,将优异的环境反哺给了西湖区,近几年旅游总收入比重逐年增加,产业也转型升级。
链接:
西湖区: 推进生态发展 保护城市之肺
新华网
标题:既来西溪 君且留下
关键词:花朝节
内容摘要:“三个视角、两种体验、一个西溪”,通过空中、路上、水面三种视角,领略西溪湿地的两种不同体验,感受同一个西溪。
链接:
既来西溪 君且留下
中国新闻网
标题:坐摇橹船“云游”西溪湿地
关键词:摇橹船
内容摘要:17年前,小船是村民必备的交通工具;17年后,小船是游客不可或缺的西溪体验。桥还是那座桥,河还是那条河,塘还是那口塘,路还是那条路,只是环境变得更好了。
链接:
坐摇橹船“云游”西溪湿地
-----
-----
生态文明建设
西湖区一如既往
西溪湿地好生态
我们共同呵护
编辑 | 董铃灵
来源 | 综合各中央媒体
▼